Green Inside 美麗家園基金會

古坑慈心農場陳明泉場長應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之邀,於2016年鳳凰花論壇分享無情荒地變有情天地的奇妙經歷,廣受好評。基金會董事們與工作人員5月20日上午前往慈心農場實地體驗。下午前往素有盛名的樟湖生態中小學,拜訪2012年美麗家園獎得主陳清圳校長。一位翻轉土地、一位翻轉教育,在雲林我們看見一片新樂土。

窗外雖然陰雨不定,陳場長的熱情歡迎與農場優美的景緻,讓人心充滿著愉悅。陳場長再次將時光倒回8年前,他開始接手這片因種植甘蔗過度施肥而酸化,最後棄耕、淪為垃圾場的台糖土地。一方面帶領志工清垃圾、撿石頭,另一方面也要化解推廣有機農業反被當地農民當成騙子的窘境。

基金會董事們也是有備而來,針對「有機農業」提出許多問題,讓陳場長開玩笑地說:「這一團好『硬斗』!」首先關於有機農業的推廣,陳場長分析多年來慈心輔導各地農民的經驗,發現東西部存在著明顯差異。他以花蓮南安部落為例,原住民族普遍具有生態意識,土地也較完整、容易推動。反之,西部農地破碎、觀念也難改。即便少數人願意嘗試,農藥飄散問題也無法解決。

這又牽涉到何謂真「有機」?是否就是看「認證」?陳場長表示:「認證問題與少用農藥到什麼程度有關」,他除了介紹慈心的查證系統,也同意應從認證費用成本來考量認證的必要性、避免過於擾民。近期慈心也開始推動「綠色保育標章」,輔以農夫市集進行面對面銷售,減輕小農負擔。

展望未來,陳場長表示:「以前是『要種沒地』,現在土地處理好要交給農民卻發現『有地沒人種』」。農場希望能協助古坑產業翻轉、建立特色。將農場、學校與社區點線面的連結,實現「產業六級化」(以一級產業為基礎,結合二級及三級產業分工合作,提升農業附加價值以振興農業)

隨後在陳場長的帶領下,眾人走入農場參觀曝氣式堆肥、污水淨化池,觀察動植物,體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感受。中午蔬食午餐菜餚皆是出於農場所產,清香滋味卻是令人回味再三。
稍事休息後,基金會一行來到台灣另類教育素有盛名的樟湖生態中小學。當時擔任華南國小校長的陳校長,推動當地耆老與小學生共同參與「大華山生態祭典」,重啟敬天愛物精神,成為了當地的重要盛事。

長期關注環境教育問題的基金會董事、師大環教所教授張子超老師,與陳校長兩人久違重逢,格外開心。陳校長表示:「從華南到樟湖,學生組成完全不同。採住校制的樟湖,現在最煩惱家長將小孩丟包給學校。也因此,他堅持入學前一定要與家長面談。」

針對小校困境,陳校長也提出他的觀察。他認為:「特色學校」有亮點,但都是在辦活動如泡茶、割稻、宋江陣等,失去了整體性,不了解茶、米或民俗活動背後的脈絡,恐怕難持久。

多年教改紛擾未定,整個教育制度究竟是否有比較好呢?陳校長表示:「教育除了培養孩童認知能力,也在培養非認知能力。前者如語言、數學,後者如自主行動、溝通參與。培養適應快速變動的能力將更形重要,這正是舊式升學主義所不能。」

大雨中,聽著校長談師資培育的困難,也談以有機茶園來發展社區產業,我們看到翻轉台灣教育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