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een Inside 美麗家園基金會

歐洲的離岸風電發展領先全球,在克服安裝、維運等問題後,現在正進一步嘗試在風場之間從事養殖漁業。增加收入、減少污染與創造新工作機會的三重盈餘的理想能否化作現實,關乎海洋的永續利用。

C-Power風場(圖片來源:C-Power網站)

「北海漁業」(Noordzee Aquacultuur)專案是由根特(Ghent)大學、比利時農漁業和食品研究所(ILVO)、風場運營商Belwind與C-Power,以及Colruyt超市集團等多個機構組成的聯盟所推動。這項計畫包含兩種不同類型的地點:適合牡蠣、海藻和扇貝生長的尼烏波特(Nieuwpoort)近岸,以及離岸30-50公里、適合淡菜的風場。

今年5月,第一個淡菜養殖系統安裝在C-Power運營的離岸風場,在此主要針對淡菜生長情況進行研究。隔月,第二個淡菜養殖系統安裝在Belwind的離岸風場,量測各種海洋力量對養殖設施的影響。接著,將在尼烏波特近岸開始養殖牡蠣、海藻和扇貝。

這個為期兩年的專案,預期將從生物面、技術面和經濟面,探索在比利時北海的離岸風場養殖貝類的生物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,以及養殖活動如何與既有離岸風場維運工作協調配合。水產品能否最終從市場獲利、養殖活動對北海水質的影響也都是評估重點。

在確保離岸風場安全與運行無阻的前提下,海上風電運營商對風場的漁業用途抱持開放的態度。附加淡菜養殖設施只佔風場資本支出的一小部份卻可能增加回報。傳統淡菜養殖的收穫率正在下降,離岸風場正好可以補上。另外,淡菜也有淨化海域水質的功能。在風險有限的情況下,風場開發商將會願意採取多用途空間的作法,以期進一步降低均化發電成本(LCOE)。近期比利時的風場標案包含了多用途空間的選擇權,日後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。

各種風機基樁與養殖設施結合的可能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figure/235938669_fig4_Fig-3-Potential-multifunctional-use-of-the-fixed-underwater-structures-of-offshore-wind)

彰化外海即將興建大量離岸風機,這裡也是台灣牡蠣的重要產區。風機除了創造綠電、減少當地火力發電污染,能否也為漁民創造收入、確保工作機會,三重盈餘的理想正考驗著我們的智慧。